得IP者得天下?来了解一下该如何打造成功的主题乐园
“IP”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其原意为“知识财产所有权”或者“智慧财产所有权”,也称为智力成果权。直译是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
相信现在大家对“IP”并不陌生,《琅琊榜》、《花千骨》就是人人知晓的火爆IP。当然,除了改编的电视剧之外,还催生出了“文学—影视—音乐—游戏”这跨形态的完整产业链,利用IP来快速的实现其它形态领域品牌化。
得IP者得天下?其实并不是,这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很多内容需要仔细研究和实践才能得出最好的结果。
主题乐园核心是IP塑造,有很多主题乐园都是围绕着IP来展开更丰富的活动,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以香港迪士尼为例,这里是中国第一座迪士尼乐园,分为7个主题园区,分别为美国小镇大街、探险世界、幻想世界、明日世界、玩具总动员大本营、灰熊山谷和迷离庄园,其中灰熊山谷和迷离庄园为全球独有。
一进园子,满眼都是IP,米老鼠,玩具总动员等各种热门人物,随着人流量增多,排队游玩时间也越来越长,但是基于深入人心的IP打造相关产品和体验,让最简单的体验以及漫长地等待,也变得值得。
1、创造本土风格的IP,突出重围
国外“主题公园+IP”形式早已有成熟发展,无论是迪士尼乐园中的米老鼠和唐老鸭,还是环球影城中众多好莱坞影视经典形象,西方主题乐园发展的路径在最初几乎均建立在业已成熟的影视人物和文学故事IP之上,并且这些IP在世界各地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所以,想要突出重围,实属不易!
其实这就是各大乐园的IP战争,IP战争的终极目标是产生精神共鸣,而不是通过简单的声光电以及游乐设备去刺激消费者。对于现在的主题乐园来说,技术和资本已经不是本土主题公园兴衰的关键因素,更好地打造、更新能够承载好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内容IP才是主题公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打造IP衍生品体系
除了一个好的IP之外,还需要其他方面来辅助,比如你在香港迪士尼戴着米奇的帽子,吃着唐老鸭的雪糕,还可以和白雪公主合照,晚上甚至还能看到胡迪的歌舞秀,这简直是处于童话世界一样,无论花费多少,都会觉得这一趟非常值!根据资料显示,很多主题乐园的其余收入来源是由主题娱乐设施带动而产生的关联产业,且关联产业收入超过了主体产业。
3、注重IP的延伸
新颖的IP就像是一个爆红的热点一样,如果没有持续的延伸推动和时间沉淀,很可能浪潮过后就被人遗忘脑后。所以,乐园在打造自己专属的 IP 之前,需要考虑IP的续航力和延伸力,只有能够形成亚文化效应、多业态发展的IP才有长久存在的生命力。
4、游客体验优先
充分考虑“游客体验优先”原则及IP和主题乐园的结合。主题项目不同于传统戏剧、电影表演,需在内容设计和角色表演过程中务求充分与观众发生互动、交流,从而在短时间内让观众沉浸其中,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临场感。
5、好的故事场景很重要
重点就是有个好故事,让顾客熟悉这个故事,认同故事中设定的世界观,其次是在打造游玩体验的过程中,在场景包装、游玩体验包装中下心思,让顾客有一个很好的主题体验环境,最后就是运营的细节上要格外注意一些故事中的小设定或者‘小彩蛋’,让顾客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惊喜!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我们可以围绕着“历史人物”展开故事叙述,作为动漫IP进行创播,也能快速有效引起共鸣。其实IP的建立布局只是让游客更好的产生代入感,除此之外,只要真正做到落实好园区服务,才是发展景区乐园的重点。